n135025

1941年,一女八路在老乡家养病,不料,被贪心的邻居出卖,告了密,很快,日军包围

1941年,一女八路在老乡家养病,不料,被贪心的邻居出卖,告了密,很快,日军包围了老乡家,可他们向女八路喊话时,屋里回应的却是男人的声音,日军狠狠地抽了邻居一巴掌,问道:“不是女八路吗?怎么变成男的了?”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,可以点一下“关注”,并留下大家的看法! 凌晨三点,山东乐陵六天务村的王宝山家突然被日伪军包围,十几名日军与伪军士兵端着刺刀冲进院内,没有任何警告。 王宝山刚起身,还未明白发生了什么,几名士兵已经踹开屋门,冲进东屋翻找,带路的是村中闲汉王老五,走在日军军曹佐藤的身后。 他手指着王宝山家的主屋,一路小声附和,嘴角掩不住的兴奋,王老五之前发现院中挂着血迹未干的绷带,又看到一个陌生“侄女”每日闭门不出,顿生猜疑。 之所以这样做,还是希望自己能借此换得赏金和地位,从此脱离困顿,王金英此时正藏身在王宝山家的偏房,王金英为八路军交通科骨干,负责传递鲁中至鲁西南战区的绝密情报。 数日前,王金英在完成“六九清剿”情报传递任务回程中遭遇日军小队拦截,左肩中弹,王金英的随行战士全部牺牲,她靠一匹劫来的马脱险,被就近安置在王宝山家疗伤。 王金英的行踪极度敏感,若落入敌手,不仅她本人必死无疑,整个战区的防御部署都将暴露,王宝山家全家对此事毫无怨言,小心守口如瓶,仅有张铁柱一人知情。 张铁柱是王金英的直接接应,曾在天津做过杂工,口音混杂,能模仿日伪军语调,日军入村消息传来后,张铁柱第一时间赶到王宝山家,与王金英一同制定应对措施。 王金英将伤口重新缠紧,换上王宝山留下的旧棉衣,头发剪短,脸上涂上炉灰和烟尘,乔装为一名患病的长工。 张铁柱则假扮成投宿的表亲,院中所有绷带和药品被迅速埋入井边草堆,所有日常用品立刻伪装成农具杂物。 日军士兵冲进屋内,几名伪军搜遍每间房,主屋炕上坐着的“男人”正是乔装后的王金英,王金英低头不语,面色蜡黄,姿态呆滞,仿若真是常年劳作的农夫。 佐藤站在门口打量数秒,未作判断,张铁柱立刻上前向佐藤报告,自称是来借宿的远房亲戚,说王宝山家最近杀猪办事,招待亲友,宅内人多属正常。 张铁柱一口半生不熟的关东腔,让佐藤一时分不清他是否伪军编制之人,张铁柱指着墙角一堆稻草说是临时卧铺,还故意引佐藤注意墙上贴的祝寿对联,说屋主前几天刚办寿宴。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日军将领下令继续搜查其他几户人家,王宝山家终于暂时脱险,王金英趁夜被转移至院后干枯的地井中,张铁柱用石板封口,上面覆盖驴粪和稻壳。 三天后,接应小组从东山根据地抵达,由村中老木匠组织出一支“出殡队伍”,假借为王宝山家“过世的婶娘”送葬,棺材中实为空,王金英换上麻衣、蒙面披孝,坐在棺旁。 张铁柱领队,王宝山背灵,十几人一路哭丧,最终,送殡队伍走出村界二里后转入山路,在树林中与武工队汇合,王金英随队转移,三日后安全抵达分区指挥部。 反观王老五则在日军撤离后失去立足,他不仅没得到赏金,反被佐藤列入黑名单,认为其提供假情报误导军情。 两个月后,王老五再次“告密”指错目标,被伪军以欺骗军官罪打断双腿,赶出据点,王老五只能蜗居于村边破窑中,靠乞讨度日。 1944年冬,抗日民主政府在乐陵召开清剿汉奸大会,王老五被村民指认,经公审后当场执行,王金英之后继续参与多项破袭行动,长期担任交通线主联络员。 这场围捕行动被记录在胶东分区“重要接应脱险案例”档案中,王金英、张铁柱、王宝山皆获战时表彰,多年后,这段故事在不少回忆录中被提起,但直到战争胜利之前,再没有人提起王老五的名字。 (主要信源:《山东抗日根据地志》;山东省档案馆藏《渤海日报》)